摘要: 基本解釋取用無度。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三:“而且女嫁男婚,柜金囊帛,悉自此資縱,欲廉得乎?”[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資格和品級。《舊唐書·楊嗣復(fù)傳》:“當(dāng)艱難之時(shí),或須拔擢,無事之日,不如且循資級。” 宋 范仲淹 《答竊議》:“今之士大夫,高談時(shí)政,皆謂不能拔人,限以資級,使才者多滯。”《元史·順帝紀(jì)四》[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 資糧 zīliáng[warfave supplies and army provisions] 戰(zhàn)資、糧草。詳細(xì)解釋見“ 資糧 ”。亦作“ 資糧 ”。1.糧食。泛指錢糧。《[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資格履歷。《南史·張緒傳》:“ 長沙王 晃 屬選用 吳郡 聞人邕 為州議曹, 緒 以資籍不當(dāng),執(zhí)不許。”憑借;依靠。籍,通“ 藉 ”。 明 李開先 《豫作鄉(xiāng)賓西野袁翁墓志銘》:“邑人多有[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記載官員資格、履歷的簿冊。借指資格和履歷。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海忠介撫江南》:“ 海 大喜,以為此第一強(qiáng)項(xiàng)吏也,立疏特薦, 新鄭 即召入為比部郎,其治狀與資簿不問也。”《清史稿·職[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準(zhǔn)繩,標(biāo)準(zhǔn)。《逸周書·嘗麥》:“君乃命天御豐穡享祠為施,大夫以為資箴。” 朱右曾 校釋:“資箴,箴大夫無骩法也。”[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賦稅。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zèng)》詩:“資稅幸不及,伏臘常有儲(chǔ)。”[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