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釋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稱年長于己的嫡子為“宗兄”。后亦用于稱同宗或同姓不同族的同輩朋友。《禮記·曾子問》:“若宗子有罪,居于他國,庶子為大夫,其祭也……其辭于賓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國,使某辭[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尊崇,信奉。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袒免》:“然以免為冠,萬世宗信 鄭氏 ,予獨不以為安,故著此以待博而不惑者折衷之。” 清 盧文弨 《<游宦紀聞>跋》:“太史 遷 少時游 江 淮 ,上[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猶宗伴。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舟船駢比有宗侶,水云滃泱無始終。” 唐 元稹 《送王十一南行》詩:“遠戍宗侶泊,暮煙洲渚昏。”參見“ 宗伴 ”。[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亦作“ 宗侄 ”。指同宗族的侄輩。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縣尉元君墓志銘》:“無何,宗姪 義方 ,觀察 福建 。”《紅樓夢》第三回:“ 雨村 先整了衣冠,帶著童僕,拿了‘宗侄’的名帖,至 [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猶言家里人,族人。 宋 范成大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驟至霆奔龍掛可駭》詩:“駢頭立婦子,列舍望宗伴。” 周汝昌 注:“宗伴,猶如説家人,族人。”[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1).官名。 周 代六卿之一。掌宗廟祭祀等事,即后世禮部之職。因亦稱禮部尚書為大宗伯或宗伯,禮部侍郎為少宗伯。《書·周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周禮·春官·宗伯》:“乃立春官宗[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猶嫡傳。 明 唐順之 《故禮部左侍郎薛瑄從祀議》:“臣聞圣人之道有宗傳,有羽翼。蓋 孔 門身通六藝者七十人,其德行稱者纔四人。”[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總和,集大成。《世說新語·政事》“講《阿毗曇》” 劉孝標 注引 晉 慧遠 《<阿毗曇>敘》:“《阿毗曇心》者,三藏之要領,詠歌之微言,源流廣大,管綜眾經,領其宗會。”[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