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脂肪
基本解釋
棕色脂肪是負責分解引發肥胖的白色脂肪人體組織,將其轉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熱量。它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促進白色脂肪消耗。棕色脂肪組織僅在人類嬰兒時期發揮作用。
棕色脂肪-基本簡介
棕色脂肪細胞負責燃燒人體內引發肥胖的白色脂肪,并將其轉化成人體的熱量。由哈佛醫學院的布魯斯·M·斯皮格曼領導的研究人員將他們的研究發現公布在近期的《自然》雜志上。斯皮格曼博士利用了這一規律——一對能夠開啟棕色脂肪細胞獨特基因的蛋白質,能將小白鼠和人類的皮膚細胞轉變成棕色脂肪細胞。
棕色脂肪細胞和廣為人知的白色脂肪細胞相比,扮演著非常不同的角色。白色脂肪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脂肪,而棕色脂肪細胞則將脂肪轉化為熱量燃燒掉。嬰兒有許多棕色脂肪以幫助他們保暖。直到2009年4月,生物學家才相信棕色脂肪會隨著人的成長而迅速消失,并且認為成年人體內沒有棕色脂肪。接著位于瑞典的哥德堡大學的斯文·Enerback博士和其他研究人員提出,一些棕色脂肪組織始終存留在成年人體內,如果這些細胞可以更活躍,那么一個人將會燃燒更多的脂肪。在研究中,斯皮格曼博士長期關注人體內的白色脂肪細胞以及它們是怎樣被控制的,現在該研究已經與棕色脂肪的發現融合在一起了。
1994年,他發現了作為人體主調節器的白色脂肪細胞,而對于棕色脂肪細胞,他遵循了一般的假設,認為它們是來自白色脂肪細胞。在構建棕色脂肪細胞時有一個關鍵的元素——似乎是一種稱為鋅指的蛋白質。斯皮格曼博士認為,如果他將所有在棕色脂肪細胞中相關的鋅指蛋白進行滅活,那么它們應該轉變為其前體——白色脂肪細胞。實驗起了作用,棕色脂肪細胞確實發生了改變,但卻不是變成了白色脂肪細胞,而是變成了肌肉細胞。當被問及小老鼠是不是變瘦了,斯皮格曼博士說,實驗結果迄今為止是令人鼓舞的。但他拒絕進一步的透露,他說,如果在期刊發表之前就發布調查結果,期刊編輯將會不高興。他說,如果老鼠的實驗是有希望的,類似的實驗也將會在人身上展開。更深層次的發現在于,可能將會產生天然蛋白質用來打開鋅指的關鍵點,這種蛋白質可能會被制作成有益的藥物,用來將皮膚細胞轉化成棕色脂肪細胞。
Enerback說斯皮格曼博士邁進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來闡明棕色脂肪細胞的基本生物學原理。Enerback說,根據他的計算,攝入50至100克的棕色脂肪細胞到人體內,將能夠讓其一年燃燒超過10磅的白色脂肪細胞。
棕色脂肪-功能特征
人們通常把脂肪視為肥胖的“罪魁禍首”。其實,脂肪分為不同種類,不能一概而論。“棕色脂肪”不僅不會導致肥胖,相反具有減肥功效。研究發現,棕色脂肪的活力需要寒冷激發。
人體內存在棕色和白色兩種脂肪。白色脂肪堆積在皮下,負責儲存多余熱量;棕色脂肪負責分解引發肥胖的白色脂肪,將后者轉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熱量。它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促進白色脂肪消耗。棕色脂肪組織僅在人類嬰兒時期發揮作用。它們堆積在新生兒肩胛處,幫助維持體溫。隨著年齡增長,棕色脂肪會逐漸消失。最終,人體內只殘存少量棕色脂肪細胞,分布于頸部。
成年人體內殘存的棕色脂肪數量因人而異。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終日“胡吃海塞”卻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保持苗條身材,而有些人長年奮戰在“減肥一線”卻久久不見成效。
棕色脂肪-減肥幫手
人體內最多可以激發出約85克棕色脂肪。這些棕色脂肪可以幫助人體每天多消耗400至500卡路里熱量。棕色脂肪可以幫助減肥人群消耗多余體脂,同時可以預防由肥胖引起的Ⅱ型糖尿病。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周刊上。
注射大量棕色脂肪的實驗老鼠新陳代謝加快,卡路里燃燒加速。負責這項研究的布魯斯施皮格爾曼教授說,人體注射50克至100克棕色脂肪后,每年可以消耗約4.5千克“有害”脂肪。
棕色脂肪-寒冷激發
盡管成年人體內殘存有棕色脂肪,這些“有益”脂肪只有受寒冷激發才能活躍起來,發揮減肥功效。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人員把5名志愿者置于涼爽環境中2個小時后,再讓他們把一只腳間斷性地放入冰水中。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顯示,每次體溫降低,受試者體內的棕色脂肪組織就開始工作。但研究還發現,某些肥胖者體內的棕色脂肪組織不為寒冷“所動”。科學家正嘗試利用藥物激發它們的活力。
英國白金漢大學負責研究新陳代謝的邁克考索恩說,利用藥物激發棕色脂肪活力不失為一種嘗試。另一種利用棕色脂肪減肥的方法是向人體注射棕色脂肪。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培養棕色脂肪組織,或是利用老鼠生產“有益”脂肪。
利用棕色脂肪減肥并非難事。考索恩說,氣候變暖、食物過剩、運動量減少都促使棕色脂肪失去活力,“30年前,人們要比現在涼爽得多……現在,幾乎每個地方都很暖和,家里、車里、辦公室、商店”。他呼吁人們關掉制熱系統,“如果人們更頻繁地將自己置于低溫環境中,更多人就能減肥成功……或者,你可以蒸完桑拿扎進冰水。冬天,車內不開空調,多在室外活動。通過這些簡單方法,人們就可以成功調動棕色脂肪”。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